我院分析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特点并提出建议 |
||
来源: 发布时间: 2016年10月07日 | ||
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建筑、安装等行业“活难干、账难要”情况普遍,受此影响,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连年增长。我院2014年审结劳务合同纠纷案件104件,2015年审结162件,2016年1-9月份已审结172件。对此类案件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案件多为农民工讨薪案件。2014年以来的438件案件中,原告当事人为农民工的为420件,占劳务合同纠纷的96%,此类案件持续增长,说明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仍然存在很大压力。 二是集体诉讼案件数量多。被告为同一人或多名原告为同一批提供劳务的务工者的案件数占到了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总数的50%以上,在审理的案件中原告最多的达26人。该类案件存在群体性事件隐患,妥善处理与否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原告当事人维权成本高。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标的额普遍不高,多则两三万元,少则三四千元,由于农民工诉讼能力较弱,而法律援助制度又不够完善,很多农民工聘请律师、法律工作者打官司,造成较高诉讼成本。很多外地务工人员往来诉讼路费花费不菲,无形中又抬高了诉讼成本。 四是案件送达、执行存在困难。很多雇主常年在外包工,人难找,法律文书难送,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缺席开庭比例占35%左右,此类案件多因被告不自动履行而进入执行程序。一些应诉被告比较配合,但多表示发包方未支付工程款,无力还款,这就导致了案件即使在调解或者撤诉解决以后,也并不能真正得到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也存在人难找、财产难寻等困难。 对此,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是针对工程违法分包乱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强化监管责任,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等措施,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监管制裁力度。 二是开通农民工诉讼绿色通道,对相关案件快立、快审、快执,提高诉讼效率;探索电子送达、远程视频开庭等措施,方便外地农民工参与诉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将更多的法律援助资源向农民工群体倾斜,切实减轻其诉讼成本。 三是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联调联解工作,实现劳务纠纷的快速化解。加大执行力度,利用好联动执行、失信曝光、网络查控、执行救助等措施,最大限度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四是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对合同法、劳动法律法规及相关案例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依法维权意识,引导农民工群体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
|
||
【关闭】 | ||
|
||